對于培訓體系,很多培訓管理者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為在我們培訓人的崗位職責中都有“搭建培訓體系”這一項;陌生,是因為很少有人能說清楚搭建培訓體系這件事兒。
?
萬達集團和華潤集團是我服務過的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他們都很強,但培訓體系的打法卻截然不同。本文就帶你仔細了解兩家的培訓體系,供你參考吧~
作者:凌宇航 來源:本源領導力 ID:yuhangkongjian
?
?華潤集團的培訓體系相對而言,結構很系統,層次分明,分工明確。
?
這個培訓體系,分為四個部分:
最下面是學習發展的支持環境,也就是培訓的軟硬件設施,包括:培訓管理制度、流程、培訓技術、培訓教室等;
往上是知識管理平臺,包括:企業文化、各部門的專業知識、經典案例的沉淀等;
再往上是按職能不同分成的不同模塊,包括:領導力模塊、通用技能模塊、專業技能模塊、人才發展和變革發展模塊,每個模塊對應不同的培訓項目和課程庫;
最上面的是公司的戰略,下面所有的內容都是為了將公司的戰略進行落地的。
?
萬達集團的培訓體系沒有什么培訓體系圖,也沒有什么領導力、通用技能模塊的劃分,總結來說就是兩個字——有用。
直指“有用”有三個關鍵考核指標:解決問題、業務評價和培訓課時。
解決問題,考核的是一年中培訓部門解決問題的數量和效果,以及總結積累的案例數;
業務評價,是按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由業務部門對培訓部門進行評分,再加上 每次培訓項目結束后業務部門和學員的評價;
第三,是人天量,也就是培訓課時,用培訓人數乘以培訓天數的總和。這就是萬達集團的培訓體系,前兩個指標直指功勞,最后一個體現苦勞,整體反應培訓的價值和有用度。
兩種類型的培訓體系打法
?
萬達集團和華潤集團,這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無疑都很優秀,他們采用的培訓體系打法卻大不相同。總結來說,其實這是兩種類型的培訓體系打法——完善型培訓體系和直指本質型培訓體系。
完善型培訓體系,這種打法偏重于搭建系統的培訓體系,建立完善的培訓職能分工和工作規劃,統籌開展人才培養計劃等,如華潤集團。
直指本質型培訓體系,則直接聚焦在解決問題上,一切部門的分工和工作的重心都圍繞解決問題來設置,如萬達集團。
這兩種類型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企業的具體情況。
?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體系呢?
那么,要如何進行選擇呢?
1、根據企業所屬的行業以及企業的發展階段進行選擇
?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屬于行業競爭相對穩定,更新速度相對平穩,企業的管理體系和標準也相對穩定的話,你可以考慮選擇完善型培訓體系的打法,比如制造業、餐飲行業等,它們的操作和服務標準都是相對明確和穩定的;
?
而 如果你所在的企業,行業競爭瞬息萬變,節奏快,競爭激烈,企業的發展速度和更新也都很快的話,建議你可以考慮選擇直指本質型打法,比如互聯網、新媒體行業 等,因為變化節奏很快,所以直接解決問題往往是他們所需要的,你要想慢慢搭建培訓體系,建立崗位模型,你會發現根本跟不上他們的節奏,你還沒做完,情況可 能就變了。
?
2、評估培訓部門在企業中的角色定位
?
培訓部門在企業中的角色定位大體可以劃分為四種:學習平臺、績效顧問、業務伙伴、變革推手。
?
學習平臺,就是搭建員工學習的平臺,組織培訓,提供各種學習資源的支持,傳統的培訓部定位多聚焦于此;
?
績效顧問,關注員工的崗位績效,清楚的知道崗位的理想績效目標是什么,現在的績效差異是多少,然后想辦法幫助他們改善和提升績效水平;
?
業務伙伴,是從業務部門的角度出發,提供部門發展的管理建議,相當于企業的內部顧問角色;
?
變革推手,主要聚焦在企業的戰略和變革推動方面,推動企業戰略的制定和落實。
?
我們可以用下面這個坐標系先給自己所在的培訓部角色定位評一下分,滿分40分,最低0分。
你看一下自己部門的評分是怎樣的,它會形成一個面積圖。
如果圖形偏重于學習平臺和績效顧問的角色,那么你可能就比較適合采用完善型培訓體系打法了,注重服務、支持和推動的作用;
如果你的得分偏重于業務伙伴和變革推手的話,那么可以考慮直指本質型培訓體系打法,聚焦在經營、驅動和引導變革的角色作用。
?
以終為始,靈活運用更完美
從兩家企業大學出來之后,回望來時路,我發現其實這兩條路都各有優劣勢,同時它們也都可以變得更好,更有用一些。
具體來說,
?
完善型培訓體系打法更系統,有章法,但不夠靈活,容易陷入培訓人自己的專業陷阱中,也就是培訓人在企業中自己跟自己玩兒,自己覺得自己挺好,但別的部門可能不這么看;
直指本質型培訓體系打法,夠直接,直指解決問題,但同時又讓我們覺得缺少可以遵循的規律和章法。
?
我建議可以靈活運用兩種打法,結合兩種打法的優勢,在體系型打法中加入對完成目標和解決問題的關注和考核。
大家看到,在圖中我在公司戰略和下面的內容支持之間增加了完成目標和解決問題的部分,這樣就形成了紐帶的作用。
一方面通過完成目標和解決問題可以有效將公司戰略進行落地;另一方面,我們也把培訓的資源導向了解決問題,指向性更加明顯,提升了整合資源的有效性。
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已有的資源盤活,讓他們更加聚焦對具體業務問題的解決,也就更加有用了;同時又可以對解決問題的經驗進行梳理,方便我們更好的總結和應 用;從而建立一個既關注結果又成系統的培訓體系。
?
培訓管理的路上有很多好的經驗可以供我們參考,但一定要注意“參考不是簡單的復制”,領悟精髓,以終為始,靈活運用,才是真正的王道。
? 關于作者 ?
凌宇航,本源學院院長,性格本源回溯論和性格五行理論創始人。專注于個人成長和培訓技術,版權課程《本源領導力》《培訓管理精英訓練營》《業務講師TTT訓練營》 。作者個人公眾號:本源領導力(ID:yuhangkongjian)。
? 猜你喜歡 ?
揭秘京東:5人如何玩轉18880名員工培訓?
人力資源部工作全套流程圖(干貨速收)
培訓人能力進階兵器譜(提升必備)
蘋果內部員工培訓資料:跟喬布斯學做PPT
覺得不錯,請點贊
點擊↓↓送你篇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