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瀾滄江”)是培育云南水電支柱產業和實施“西電東送”、“云電外送”的核心企業和龍頭企業。華能瀾滄江裝機容量1,926.38萬千瓦,占云南省統調裝機容量的26.13%,占統調水電裝機容量的38.24%;完成發電量342.92億千瓦時,占云南省統調總發電量的31.58%,占統調水電發電量的42.93%,繼續保持云南省內裝機規模、發電量第一的地位。公司下設35個基層企業,現有員工3200人。
安全生產關系著員工的生命安全、社會和諧、國家穩定,是一切社會活動得以正常運行的紐帶,特別是在構建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的社會背景下,生產任務重與人員素質層次不齊的矛盾;每年大小檢修時期,外來人員的管理都成為生產安全極為重要的工作。
為了切實提升生產的安全性,華能瀾滄江從根本上找到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并從各個方面對安全生產培訓體系的構建提供思路,以便于促進安全生產培訓體系的改進與創新。
加快安全生產創新培訓體系建設
在安全生產培訓體系的構建中,華能瀾滄江以信息化建設為切入口進行創新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的構建。
建設包括培訓平臺、線下終端、手機APP等一體化的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解決培訓并實行全面應用,通過數字化安全培訓途徑,打造優質、高效的安全培訓管理模式。
圖1:發電企業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
發電企業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在安全生產培訓中的使用,主要是在培訓計劃、培訓考評、培訓管理、培訓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管理和培訓。開設的網絡課堂,實現學員自主化、碎片化的網絡學習,通過網絡資源的幫助來消除學習中的疑點,不斷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信息化教學從數字化、多媒體化、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多維度與傳統的培訓方式相比增進了安全生產培訓的質量,提升了培訓的效果。
安全生產創新培訓體系收獲頗豐
安全生產培訓不單是進行了培訓,達到了多少人。更重要的是抓針對性、抓難點、空白點,擴大受訓覆蓋面,提高培訓質量。
(1)培訓針對性差:不同類別和崗位層次以及實際崗位技能的安全操作培訓不能有效開展。
(2)管理層受訓難:管理層包括企業主要領導和直接管理者。一方面工作忙,另一方面不能放下面子和員工一起參加培訓。
(3)空白點多:安全生產外委人員、剛進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人員、臨時聘用安全生產上崗人員安全培訓都容易被忽視。
(4)基礎設施弱:培訓基礎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師資隊伍、教學教材不能滿足培訓要求。
(5)不夠規范:安全培訓學時達不到;教學手段及培訓方式落后,不能吸引學員參加培訓。
華能瀾滄江通過安全生產創新培訓體系,打破傳統安全培訓,收獲頗豐:
簡化安全培訓流程,實現全員培訓
以前組織安全培訓準備工作繁瑣,過程也比較艱辛,但使用是創新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后,實現了組織培訓到培訓檔案管理的智能化,讓安全管理人員有更多的精力做好安全工作,也促進了全員100%安全培訓。
表2?云培訓使用前后情況對比
所有人員安全素質提高,事故風險降低
以前安全培訓工作易流于形式,引入安全生產云培訓后,有效提高培訓效果,真正提升全員安全素質,規范日常的安全行為,達到杜絕違章、減少事故的目的。
表3?云培訓使用前后情況對比
,推動安全培訓工作
采用互聯網+安全培訓創新模式,通過“安全培訓率、培訓上崗率、學時達標率、計劃完成率”等安全培訓指標,上級單位實時查看數據,對安全培訓工作進行考核。
創新培訓模式,強化企業安全培訓主體責任
安全培訓是安全管理永恒主題,也是落實安全培訓主體責任的重要體現?;ヂ摼W+安全培訓創新模式在解決傳統安全培訓難點的同時,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對安全培訓工作的要求,重點關注崗位培訓學時達標、全員100%培訓,培訓計劃執行、規范培訓檔案、重點崗位人員、外來人員培訓等,并設置有相應的應用功能和詳細記錄檔案。
“互聯網+”與安全培訓的深度結合,改變了原有單一的企業內部培訓,規避理論化的培訓方式,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加強對人員的實踐性考核,真正打造出高水準的生產團隊,保證了企業生產的安全進行。
如果想獲得以上資料,可以拿出手機掃一掃下圖的二維碼(或搜索微信號:bsdianli),加微信、發送你所需要資料名稱,即可獲得!
有獎征文
面向電力安全生產領域
長期公開有獎征稿!
獨家視角丨解讀最新政策
傾情分享丨電力管理經驗
真實共鳴丨電力人的故事
腦洞大開丨創意趣說安全
★ 有意來稿者請將包含文字和圖片的稿件以word文檔附件形式發送至投稿郵箱:1130536140@qq.com
★ 投稿郵件主題和附件文檔標題請統一格式:征文投稿+作者姓名+手機號碼(例如:征文投稿+張三+13888888888)
重要提醒
電力家族添加新成員啦,除了“電力微安全”,現在還有“智能班組”了喲!掃一掃就可以關注啦!